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委员风采
扎根乡村三十载 潜心耕耘育桃李——记泾源县政协委员、泾源县香水镇惠台小学教师王雯
2025-11-18 08:56:22   来源:华兴时报

  王雯给孩子们辅导作业。

  “甘将心血化时雨,润出桃花一片红。”这是泾源县政协委员、泾源县香水镇惠台小学教师王雯始终秉持的教育初心。自1993年毕业回到家乡泾源县,她在农村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坚守三十载,从一线教师成长为教研骨干,用心血浇灌学生成长的土壤,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。

  耕耘一线 做乡村讲台的守望者

  初登讲台时,泾源县农村教育的现状深深触动了王雯。面对不少女孩因家境窘迫而面临辍学的困境,她暗下决心:“绝不能让孩子们因为家境困难错失求学机会,更不能让她们只守着课本过日子。”这份教育初心,成为她三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动力源泉。

  “我希望孩子们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,在生活中看到希望。”王雯说。参加工作不久,她便结合农村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,开创性地开设了剪纸课、舞蹈课等特色课程。一把剪刀、一方红纸,孩子们在巧手翻飞间剪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;一方院落、一段旋律,孩子们在翩翩起舞中绽放出自信的笑容。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课程,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,更让他们掌握了一门实用手艺。令人欣喜的是,许多原本厌学的孩子因为这些特色课程而渐渐爱上了校园,女童入学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
 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学校,教师身兼数职是常态。王雯同时承担语文、数学两门主科教学,但她从不因此降低教学标准。为了让教学更加生动可感,她大胆地将农村生活场景“搬”进教室,写作文时,她带着学生走进田间地头,观察庄稼成熟的样子,让学生在感受中下笔成文;教“千克与克”时,她让学生称量玉米、土豆,在实践操作中理解抽象概念。更难得的是,她始终保持着教育者的前瞻性,积极探索情境教学、问题导向教学、项目式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,并将其巧妙融入日常教学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。

  在推进教学改革的道路上,王雯始终走在时代前沿。她主动钻研目标教学法,积极参与课程改革,率先尝试远程教育新模式,努力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农村课堂。“农村孩子同样应该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”,这是她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。

  除了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不断创新,王雯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。午休时间,她常常会耐心地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“一对一”辅导,直到他们完全掌握知识点。令她印象深刻的学生李建国,语文成绩经常不及格。细心的王雯发现他对故事特别感兴趣,便因势利导,每天为他精心准备一个短篇故事,并引导他复述内容、仿写片段。就这样,一颗热爱文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悄悄生根发芽。一学期后,李建国的语文成绩提高了20多分,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朗诵比赛。

  三十载春秋如歌,王雯教过的学生遍布天南海北。令她倍感欣慰的是,这些曾经的山里娃,有的成了救死扶伤的医生,有的成了教书育人的老师,有的成了带领乡亲致富的企业家。每逢教师节,不少学生会通过电话、微信向她汇报近况,感念这位乡村教师的谆谆教诲。

  扎根教研 助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

  2016年,王雯成为泾源县香水镇惠台小学的一名教研员。角色的转变让她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。“教研员是‘师之师’,肩负着教学研究、指导与服务的重任。”王雯说,“这份工作让我意识到,仅仅依靠个人经验是远远不够的,必须不断提升自己,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师、服务教学。”

  “打铁还需自身硬。”为了胜任新岗位,王雯从零开始,将教材作为首要学习内容,逐册钻研编写意图、领悟教学理念。她走遍辖区内的每一所乡村小学,深入课堂听课、评课,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探讨。无数个清晨,她迎着朝霞走进偏远的村小;无数个夜晚,她带着厚厚的听课笔记回到家中,逐字逐句梳理点评。几年下来,她的听课笔记积累了50多本,每一本都记录着翔实的课堂实录和具体的改进建议。

  在工作中,王雯发现不少农村教师虽在课堂中有不少闪光点,却不善于总结提炼。于是,她积极借助固原市“杏坛杯”“五个百”等活动平台,鼓励教师梳理教学实践,撰写论文和案例。她手把手指导教师修改文稿,倾囊相授自己的写作经验。不少教师在她的鼓励与帮助下,第一次发表了教学论文,体验到专业成长的喜悦。为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写作热情,王雯还定期组织“论文写作沙龙”,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心得,帮助更多教师突破写作瓶颈。

  针对农村家庭教育相对薄弱、学生作业设计较为单一的问题,王雯查阅大量理论资料,结合教学实践反复打磨,撰写了《作业设计中该注意的几个问题》《农村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》等课题成果,为农村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参考。

  多年来,王雯始终坚持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,先后撰写《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》《浅谈如何设计语文拓展性作业》《优化设计作业,提高教学实效》《设计支架式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》等多篇论文与案例,在全区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。其中,《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》成功入选自治区第六届基础教育课题,为提升农村教学质量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路径。

  三十载春秋流转,王雯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农村教育。“唯有忙碌、干实事、讲担当的青春才有色彩。”王雯说。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,她始终步履坚定,以执着与坚守继续书写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荣光。 (记者 邓 蕾 文/图)


【责任编辑】:包瑞